094 铁血宰相(1 / 2)

1875年,德国曾经有机会彻底击败法国。

法国虽然输掉了普法战争,但是凭借着庞大的海外殖民地,法国在普法战争后,实力快速恢复,这引发德国的担心。

德国担心遭到法国的报复,希望继续发动战争,彻底消除法国的威胁。

但是在那之前,德国要试探英国,以及俄罗斯的态度。

1875年2月,德国代表团访问俄罗斯,试探俄罗斯对法国战争的态度。

此时的俄罗斯因为德国通过三次战争彻底统一,提高了对德国的警惕,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因此坚决反对德国进攻法国,德国错过了战胜宿敌的最佳时机。

这也是德国在柏林会议中针对俄罗斯的诱因。

1879年10月,德国和奥匈帝国签订盟约,双方约定:两国中任何一国一旦遭受俄国进攻,对方有义务“竭尽本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”,给予军事援助。

需要说明的是,这个盟约跟第二次三皇同盟并不冲突,在第二次三皇同盟到期后,德国和奥匈帝国的盟约一直持续下去,直到两国分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灭亡。

俾斯麦很清楚,俄罗斯重回第二次三皇同盟是权宜之计。

所以俾斯麦抓住俄罗斯国内政局动荡,无暇关注巴尔干这个短暂的空窗期,加快对巴尔干国家的拉拢速度。

1815年出生的俾斯麦已经67岁,比米柳京大一岁,这是個精力旺盛的铁血强人,拥有德皇威廉一世的绝对信任,1862年,成为首相的俾斯麦在德国下院的首次演讲中坚定的说道:当代的重大问题并非通过演说和多数派决议就能解决的,而是要用铁和血来解决。

现在的俄罗斯,唯一能和俾斯麦齐名的,只剩米柳京了。

和米柳京一样,俾斯麦看上去和蔼可亲,大多数时候都笑眯眯的没有任何威胁,只有在不高兴的时候,俾斯麦才会锋芒毕露,成为那个在欧洲人尽皆知的“铁血宰相”。

“早上好,尤里耶夫斯基超级公爵——”俾斯麦笑眯眯跟乔治打招呼,然后向身边的米柳京赞叹不已:“——真是个好小伙,看到他,我就像看到了他父亲一样。”

“尤里耶夫斯基超级公爵确实很出色,他会成为俄罗斯帝国最出色的将军。”米柳京毫不掩饰自己对乔治的欣赏,这让俾斯麦的眼睛越眯越小。

“早上好,首相阁下。”乔治礼貌回应,俾斯麦的爵位是侯爵。

“你的年龄还没有到服役的阶段吧?”俾斯麦表现出对俄罗斯王室超乎寻常的熟悉。

常人关注俄罗斯王室,只关注亚二和王后玛丽亚的孩子们,很少有人关注亚二和叶卡捷琳娜的家庭成员。

乔治在圣彼得堡也很低调,认识乔治的人本就不多,知道乔治年龄的人更少。

“乔治已经是一名合格的近卫军官了。”米柳京不在乎乔治的年龄,有志不在年高。

“那可真是难得。”俾斯麦并没有给与乔治太多的关注,他并不是为乔治而来。

沙皇为俾斯麦准备了盛大的欢迎宴会,乔治因为尼古拉,得到了近距离接触俾斯麦的机会。

宴会上,亚三对俾斯麦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,俾斯麦和米柳京一起,接受俄罗斯军方将领,以及来自各国的军事观察员们的朝拜。

宴会结束后,沙皇和俾斯麦的会面剑拔弩张。

“我们在罗夫诺的演习不针对任何人,为何会引起维也纳的担心?”沙皇对俾斯麦缺乏尊敬,俄罗斯和德意志的关系在1879年就已经破裂。

1879年,沙皇亚二在给德皇威廉一世的信中说:德国这样对待老友,两国恐难免一战。

德奥意三国结盟后,俾斯麦在国会演讲中嚣张的说:我劝告别的国家要停止它们的威胁,在这个世界上,除了上帝,我们什么都不怕。

“奥匈帝国的演习也并非针对俄罗斯帝国,维也纳选择伦贝格,是因为匈牙利地区的不安定因素。”俾斯麦听上去是为奥匈帝国辩护,威胁的意味却更大一些。

奥匈帝国的不安定因素,除了奥匈帝国自身的原因外,俄罗斯的推波助澜同样起到了关键作用。

“你们一定要帮助该死的奥地利人吗?”亚三没耐心跟俾斯麦兜圈子。

“我们只关心欧洲大陆的和平,德意志只和上帝在一起。”老谋深算的俾斯麦,对付愤怒的亚三游刃有余。

“冬天又要到了,我这把老骨头每到冬天就浑身酸疼,圣彼得堡对我这样的老家伙太不友好了,我已经开始想念地中海的阳光。”米柳京的辅助,比亚三这个主坦打出更高输出。

德国拉拢俄罗斯是为了孤立法国,摆脱被法国和俄罗斯两面夹击的不利局面。

所以没有得到俄罗斯的承诺,德国被迫放弃对法国的进攻。

俾斯麦将俄罗斯拉进三皇同盟,同时又联手奥匈帝国孤立俄罗斯,要改变目前的不利局面,和法国的关系是唯一的转机。

“我推荐你去亚平宁,你一定会爱上它。”俾斯麦有恃无恐,乔治的猜测进一步被证实。

“黑海的阳光同样有利于修养身体,你可以住在我的行宫,反正闲着也是闲着。”亚三对法国不抱太大希望

最新小说: 我的钓鱼游戏同步了现实 诱娇,军火大佬囚宠上瘾 舍弟诸葛亮 吐槽节目:我怒怼百万家长 亮剑:每个兵都了不起 抗清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三国:献上毒计,刘备懵逼了! 隋唐小纨绔 房穿明末,开局后门通北美